“宜昌茶”北上拓市结硕果——“楚天好茶山东行”系列推介活动侧记
来源:三峡日报
一片叶子连接南北情缘,一杯香茗架起鄂鲁金桥。
金秋九月,“楚天好茶山东行”系列推介活动走进山东济南、青岛两地。这场跨越千里的茶事盛会,不仅让三峡云雾滋养的宜昌茶香飘齐鲁大地,更开启了鄂鲁两地茶产业协同发展的新篇章。
亮相山东,展示产业优势
山东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茶叶消费市场,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的辐射能力更是覆盖整个华北、东北地区。“得济南者得北方市场”,已成为茶行业的共识。
此次“楚天好茶山东行”系列推介活动是继去年“楚天好茶沿海行・青岛国际音乐茶会”成功举办后,宜昌茶再度北上拓市。
如何落脚山东?宜昌有备而来。此次推介会,夷陵区、宜都市等7个核心产茶区的产业链专班和品牌茶企组成“茶叶代表团”集中亮相,让山东茶客全方位领略宜昌茶。
在济南会场,宜昌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五色茶宴”:绿茶(宜昌毛尖)、红茶(宜红工夫茶)、黑茶(湖北青砖茶)、黄茶(远安黄茶)、白茶(昭君白茶)同台展示。三大“茶王”——湖北省“楚茶杯”斗茶大赛红茶组“茶王”宝顺合·宜红工夫茶、绿茶组“茶王”采花毛尖古树茶·宜昌毛尖、黑茶组“茶王”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的集体亮相,成为全场焦点。
“宜昌茶的优势在于品类齐全,品质稳定,不同茶类能够满足山东市场多元化的消费需求。”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长王庆在品鉴后表示,“宜昌茶完全有潜力从区域品牌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品牌。”
湖北省茶叶协会会长肖伏清从历史、文化、品质三个维度系统推介宜昌茶:“宜昌独特的峡江气候和山地环境,孕育了茶叶‘香高、味醇、形美’的优异品质,这份自然馈赠值得被更多山东消费者知晓。”
据了解,宜昌现有茶园面积达100万亩,农业产值70亿元,‘宜红工夫茶’品牌价值高达45.84亿元。
政企协同,精准产销对接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市场见效。在济南、青岛两地的推介活动中,宜昌茶企与山东经销商签下的一笔笔订单,成为宜昌茶进军山东市场最有力的注脚。
活动现场,两轮产销合作签约仪式引人注目。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与青岛市湖北商会、青岛天福茗茶茶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签约;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珞珈庄生态茶业有限公司、青岛宜康达物流有限公司等达成合作;宜昌三峡原红茶业有限公司则与青岛北茶源绿色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牵手成功。
据统计,此次山东行累计完成25家山东企业与湖北茶企的产销合作签约,并为15家门店授予“楚天好茶专营店”牌匾,标志着宜昌茶在山东市场的首批“线下体验窗口”正式落地。
目前,宜昌茶已成功进入天福茗茶等知名连锁渠道。在天福茗茶济南复兴路店,多款宜红工夫茶成为入秋以来的畅销产品。“宜红工夫茶尤其受中年茶友欢迎。今年中秋旺季,有个客户一次性采购了6盒宜红工夫茶作为礼品。”店长王倩倩介绍。
在济南经营茶叶生意20多年的经销商胡细祥,刚刚换上了印有“宜红工夫茶”标识的新门头。“宜昌茶品质稳定,红茶醇厚甘甜,绿茶清香沁人,特别适合山东茶客的口味。”
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朱银宏对未来更是信心满满:“宜茶集团计划用三年时间,在山东地区增加销售网点300—500个,进一步夯实产销对接基础。”
扎根山东,探索文化赋能
不止于“走进”,更在于“扎根”;不止于“销售”,更在于“共赢”。宜昌茶进军山东市场的步伐,着眼于茶产业、茶文化、茶科技的长远布局,坚持“大品牌、大企业、大市场”发展思路,力求在齐鲁大地书写长久情缘。
稳固的市场体系离不开运输渠道建设。此次推介会,鑫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青岛宜康达物流有限公司的签约,解决了茶叶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确保新鲜优质的宜昌茶能快速送达山东消费者手中。
文化赋能是宜昌茶深耕山东市场的重要策略。推介会上,从宜红工夫茶的百年外销史到长盛川青砖茶的非遗技艺,从陆羽《茶经》的历史记载到现代茶科技的创新应用,宜昌茶通过一场场文化品鉴活动,让山东消费者在品茶的同时,感受三峡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湖北省茶叶协会会长肖伏清强调,茶文化是提升品牌内涵的关键,宜昌通过挖掘陆羽《茶经》、非遗技艺等独特文化符号,能够增强宜昌茶在山东市场的辨识度和附加值,实现从产品营销到文化共鸣的跨越。
潍坊经销商陆金良从旅游行业跨界而来:“我经常带队到宜昌茶园旅游,那边生态优美、气候宜人,是好茶生长的理想环境。我们正在探索茶旅融合的新模式,计划组织山东茶友到宜昌体验茶文化之旅。”
展望未来,宜昌茶在山东市场的布局将更加深入。依托青岛对夷陵区长达33年的对口支援情谊,两地将继续深化协作,共拓市场、共建渠道、共育品牌。随着“楚天好茶专营店”在山东各地的陆续开业,宜昌茶将建立起更贴近消费者的终端网络,也将走进更多山东家庭的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