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名人与烹茶之水

日期:2018-11-01 来源: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宜昌自古就有适宜于烹茶煮茗的名泉佳水。长江三峡之西陵峡畔,有被《水品》列为“天下第四泉”的“蝦蟆碚”。陆羽在考察巴山峡州的茶叶种植情况时发现了西陵峡的蛤蟆泉,《茶经》中说:“峡州扇子山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蛤蟆口水第四”。引得无数文人茶客慕名而来品尝清香甘甜的蛤蟆泉。唐代张又新《煎茶水记》云:李季卿品水“口授而次第之:庐山康王谷水帘水第一;无锡县惠山寺石泉水第二;蕲州兰溪石下水第三;峡州扇子山下有石突然,泄水独清冷,状如龟形,俗云虾蟆口水,第四;……”欧阳修《大明水记》载“季卿所説二十水:「廬山康王谷水第一;無錫惠山石泉第二;蘭溪石下水第三;扇子峽蛤蟆口水第四;虎丘寺井水第五;……”。苏轼曾与其弟苏辙、其子苏洵一起畅游三游洞,留下《蛤蟆背》一诗:“蟆背似覆盂,蟆颐如偃月。谓是月中蟆,开口吐月液。根源来甚远,百尺苍崖裂。当时龙破山,此水随龙出。入口江水浊,犹作深碧色。禀受苦洁清,独与凡水隔。岂惟煮茶好,酿酒应无敌”。后来,陆游也慕苏轼之名专访风光秀丽的三游洞,在品尝了神奇的蛤蟆泉后,挥笔题诗《三游洞前岩下小潭水甚奇取以煎茶》于岩壁之上,极力夸赞蛤蟆泉煎煮日铸茶,乃天下美味,后来,还即兴作《蛤蟆碚》诗一首:“不肯爬沙桂树边,朵颐千古向岩前。巴东峡里最初峡,天下泉中第四泉,齿雪饮冰疑换骨,掬珠弄玉可忘年。清游自笑何曾足,迭鼓咚咚又解船。”后来人们便把蛤蟆泉称为陆游泉,或称陆游井、陆游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