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宜红工夫茶概述

日期:2023-09-04 来源:宜昌市茶产业协会

         宜红工夫茶,简称“宜红”,有近200年的历史,它内涵丰富,营养价值高,是中国传统三大工夫红茶之一,被誉为“世界经典红茶”,也是中国茶马古道上的璀璨明珠。近年来,宜红工夫茶茶客数量激增、口碑提升,被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和茶商认可,成为首批中国100个地理标志产品、受欧盟保护品牌之一,可谓是“茶马古道忆千年,百年品牌续辉煌”。

一、宜红工夫茶发展的良好生态环境及深厚文化底蕴

宜昌古称峡州,地跨东经 110 ° 15 ′- 112 °04′、北纬 29 °56 ′-31 °34′,东西最长横跨 174.08 千米,南北最大纵距 180.6 千米,位于长江上中游结合地带、鄂西武陵山脉和秦巴山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地理条件优越,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典型,光照和雨量充足,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是茶树生长的天然绿色宝库。宜昌是“中国传统三大工夫红茶”之一的宜红工夫茶的主要原产地,也是万里茶道重要节点城市,产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茶叶品质独特、珍品辈出。世界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中记载:“山南,以峡州上”,早在唐朝,峡州碧涧、明月即为贡茶,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在夷陵担任县令时曾写下“春秋楚国西偏境,陆羽茶经第一州”的优美诗篇,宜昌茶如唐诗宋词一样美誉古今。

二、宜红工夫茶发展历程

宜红工夫茶承载着万里茶道上的历史记忆,历经时光沉淀、岁月洗礼,令红茶芬芳香满世界。

1824 年,广东商人钧大福来到宜昌,见茶树遍山,茶芽青嫩,正是制作优质红茶的上好原料,便就地开设茶庄,传授红茶制作技艺,收购精制红茶,拉开了鄂西红茶百年兴盛序幕。1850年,俄商开始在汉口购茶,汉口开始单独出口,大量宜红工夫茶被来自广东等地的商人从宜昌运至汉口,并转运至广州出口。19世纪中后期,长江口岸先后开埠通商,推动了宜红工夫茶产业的快速发展。1861年,汉口被列为通商口岸,英国设立洋行,大量收购红茶。因交通原因,由宜昌转运至汉口出口的红茶,由于在宜集散、加工、出口,宜红工夫茶因此而得名。

1876年,宜昌成为通商口岸,宜红工夫茶出口量激增,产业进入兴旺期。19 世纪 80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期,宜红工夫茶出口量常年保持在15 万担以上,主销英国、俄国及西欧等国家及地区,品质稳定,声誉极高,宜红工夫茶成为当时中国茶叶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进入鼎盛期。

后来,受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中国国内外战争等因素影响,湖北茶叶经济迅速萧条,宜红工夫茶产业陷入低谷。至1949年,武汉口岸茶叶贸易几乎停滞,鄂西武陵山宜红工夫茶主产区茶园荒芜、满目疮痍。1949年5月,武汉解放,当年9月,中国茶业公司汉口分公司成立。1950 年4月,该公司正式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中南区公司”,武汉茶叶出口业务恢复,宜红工夫茶等红茶产品重新出口至苏联及其他东欧国家,换回了我国经济建设急需的外汇和各种物资,其中,宜红工夫茶占据出口红茶份额的70%以上。“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订后,苏联派出大批专业人员,携带各类物资设备前往宜红工夫茶产区,宜红工夫茶产业迎来了历史大发展和新机遇。鄂西茶区茶园建设也逐步恢复发展,各收购站、茶叶生产社队、红茶初加工、精加工厂纷纷成立运行,整个宜红工夫茶产销区呈现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那时,出口1吨红茶能换回10吨钢材或 20 吨小麦,因此,我国政府积极扩大宜红工夫茶出口量。

三、宜红工夫茶茶性及其加工、冲泡工艺

宜红工夫茶中的“工夫”,特指力气和时间,意为花费工夫做出的好茶。宜红工夫茶,既名源宜昌地名,也特指其独特制作工艺。红茶根据加工制作工艺的不同,可分为工夫红茶、小种红茶和红碎茶三类。宜红工夫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滋味醇甜,适饮人群广泛,尤其适宜需要调理肠胃功能的饮茶者。经常饮用宜红工夫茶,有利于养胃强胃、利尿、抗衰老、消除水肿、降“三高”、增强免疫力等。

随着制茶设备的研发及应用,宜红工夫茶的初精制工艺均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初制工艺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并根据各级毛茶品质,采取相应的精制加工技术;精制工艺包括筛分、切细、风选、拣剔、拼配、匀堆、补火、成箱包装。精湛的制作工艺成就了宜红工夫茶独特的外形和内质,其外形条索紧细匀整,乌润带金毫;内质甜香浓郁持久,带花果香;汤色橘红明亮,滋味醇爽;叶底细嫩,匀整红亮。

泡好一壶宜红工夫茶,必须掌握一手真功夫。泡茶的“功夫” 二字,在茶、水、火、器四者中求之,讲究“水、火、冲”恰到好处。其中,活水活火,是煮茶的要诀。陆羽《茶经·五之煮》中言:“其水,用山水上、江水次、井水下。”其中的山水,特指自然之山泉水。苏东坡诗云:“活水仍需活火烹”,其活火,说的是炭有火焰,势头生猛。水常先求,火亦不后。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以根据冲泡条件、时间场所、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冲泡方式,泡出温和又滋味醇厚的宜红工夫茶,既可清饮,又能发挥红茶包容性强的特点,添加牛奶、糖、水果等进行调饮。清饮有利于宜红工夫茶自身香气和滋味物质的呈现,品饮时容易感受到宜红工夫茶的优雅魅力。冲泡提倡茶水分离,器具用盖碗、紫砂壶等均可。茶水比 1:50,水温 85~90℃最佳,若水温过低,茶叶浸泡不舒展,茶汤香气低闷、滋味寡淡。

泡茶之前,将沸水注入器具中,约10秒过后,将水弃去,这样做有助于提高器具温度,确保冲泡时的水温。前 2 泡茶汤的出汤时间掌控在 7~10 秒,之后根据个人口感续水冲泡。较上一泡的时间延长 5~15 秒,一般可冲泡 6 泡以上。在冲泡条件或间有限时,便可一切从简,用茶杯、玻璃杯、马克杯等简易器具进行冲泡,返璞归真之余,可尽情观赏宜红工夫茶艳丽明亮的汤色。相较于茶水分离冲泡法,杯泡法的茶水比建议适当调小,将茶投入茶杯、玻璃杯中时,注入热水,品饮时保留 1/4~1/3 的底部茶汤,待需第二次品饮时再第二次注水,依次类推。

除了清饮以外,调饮也是不错的选择。用原料成熟度高的宜红工夫茶进行冲泡,将分离得到的茶汤与牛奶、蜂蜜、糖、果肉、玫瑰等物料进行调配。通过多材复配,能充分感受到宜红工夫茶的包容特性,获得口感多变、香型众多、形态多样、色彩丰富的 DIY创意调饮茶。

四、宜红工夫茶品牌发展的新机遇

2022年8月2日,宜昌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新征程,宜茶集团充分发挥安琪集团综合优势、市茶产业协会和茶叶研究所等多个平台优势,统一运营管理“宜昌宜红”“宜昌毛尖”“宜红工夫茶”等公用品牌,强化龙头带动作用,为宜昌茶产业强链补链科技赋能,重振宜茶辉煌!